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粮油作物 > 正文

《食品科学》:南京农业大学金鹏教授等:二氧化氯熏蒸处理对蚕豆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3/3/20 14:36:14 浏览:69

来源时间为:2023-03-19

采后蚕豆在贮运时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旺盛,易发生氧化褐变、黑斑、失水萎蔫、黄化衰老等现象,严重影响常温贮运和销售,使商品价值下降。因此,有效延缓蚕豆品质劣变,满足市场对新鲜蚕豆的需求,提高蚕豆耐贮性是当下蚕豆采后贮藏和销售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多种保鲜技术可提高蚕豆采后贮藏品质,延长籽粒贮藏寿命,如低温贮藏、热激处理、壳聚糖涂膜等,但关于杀菌保鲜剂在蚕豆采后贮藏中研究较少。

ClO2氧化性强,适用pH值范围广,是继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之后的新一代多功能、多用途杀菌保鲜剂。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努尔开西·肉扎洪、金鹏*等探索不同剂量ClO2处理对蚕豆贮藏期间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处理剂量,以期为改善蚕豆褐变及品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不同剂量ClO2熏蒸处理对蚕豆贮藏品质的影响

将蚕豆随机分为4组,每组270个豆荚,置于20L的密封塑料筐中,并分别同时放入0.5、1、2片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2的ClO2熏蒸片进行不同剂量(15、30、60μL/L)的熏蒸处理。熏蒸后所有样品用0.01mm厚的聚氯乙烯塑料保鲜袋进行分装,每袋装20个蚕豆豆荚,在(20±1)℃、相对湿度82~86的恒温箱中贮藏8d,每2d随机取出不同处理样品,观察评价褐变和腐烂情况,同时测定相关品质和生理指标。测定均进行3次重复。对照组不进行熏蒸处理,其他操作均相同。第0天样品指熏蒸处理前的蚕豆样品。

由表1可知,常温贮藏8d内蚕豆L*值逐渐下降,表面亮度降低,a*、b*值上升,表面发黄,贮藏结束时,ClO2处理组的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30μL/LClO2处理组的a*、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ClO2处理均可抑制L*值的下降及a*值和b*值的上升。

如表1所示,蚕豆豆荚质量损失率不断上升,贮藏第8天时对照组质量损失率为7.98,3个不同剂量处理组分别为7.33、5.54、6.68,其中,30μL/LClO2处理组质量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此外,30μL/LClO2处理组蚕豆豆荚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天时该处理组硬度(9.40N)是对照组的1.15倍。

常温贮藏期间蚕豆品质不断下降,相比3个不同剂量ClO2处理组,对照组在第8天时褐变和腐烂比较严重,表面发黄,逐渐失去光泽(图1)。而ClO2处理可明显减少褐变和腐烂的发生,其中30μL/LClO2处理的效果最优,因此选择30μL/LClO2处理进行后续研究。

2、ClO2熏蒸处理对蚕豆呼吸强度的影响

如图2所示,蚕豆在常温贮藏8d中呼吸强度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对照组蚕豆在第4天时出现呼吸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而ClO2处理组在第6天时出现呼吸高峰,从第4天起两组之间显著差异(P<0.05),且处理组的呼吸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μL/LClO2可降低蚕豆的呼吸强度并延缓蚕豆呼吸峰值的出现。

3、ClO2处理对蚕豆豆荚MDA、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对照组MDA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均高于ClO2处理组,且第4、8天的含量分别是处理组的1.55倍和1.35倍,差异显著(P<0.05)(图3A)。叶绿素含量是蚕豆重要的品质评价指标,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呈下降的趋势,前4d两组叶绿素含量总体变化平缓,对照组在贮藏后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图3B),贮藏结束时,ClO2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为0.066mg/g,是对照组的1.40倍。以上结果表明,30μL/LClO2处理可抑制MDA产生,维持叶绿素的含量。

4、ClO2处理对蚕豆豆荚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H2O2含量的影响

由图4A可知,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在贮藏期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对照组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始终高于处理组,在贮藏第8天时,对照组比ClO2处理组高0.68nmol/(g·min),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H2O2大量积累会使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处理组和对照H2O2均呈先逐渐递增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对照组H2O2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始终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贮藏结束时处理和对照组H2O2含量分别为7.24μmol/g和8.18μmol/g(图4B)。上述结果说明ClO2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蚕豆中ROS的积累,从而减轻ROS对细胞膜的伤害。

5、ClO2处理对蚕豆豆荚SOD、CAT活力的影响

由图5A可知,随贮藏时间的延长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期间对照组SOD活力始终低于处理组,自贮藏第4天开始ClO2处理SOD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贮藏结束时ClO2处理组SOD活力比对照组高0.64U/g。CAT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0~4d内对照组和处理组CAT活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均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在第8天时处理组CAT活力(75.24U/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是对照组的1.31倍(图5B)。以上结果说明,与对照组相比,ClO2处理可显著提高蚕豆中SOD、CAT活力,从而改善蚕豆的抗氧化能力。

6、ClO2处理对蚕豆籽粒好粒率的影响

在常温贮藏8d过程中,蚕豆籽粒的品质不断下降,在0~4d处理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随后对照组籽粒的品质劣变较快,并从第6天开始ClO2处理组好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图6),到贮藏结束时,处理组的好粒率为84.06,而对照组为69.66。上述结果说明,ClO2处理能显著提高蚕豆籽粒好粒率,改善贮藏品质。

7、ClO2处理对蚕豆籽粒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VC还原性较强、不稳定,贮藏期间易因外界胁迫与植物自身生理因素等而氧化分解。蚕豆中VC含量在贮藏期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图7A),贮藏第2天后,对照组中VC含量下降速率较快,且VC含量显著低于ClO2处理组(P<0.05),贮藏第8天时,处理组VC含量是对照组的1.32倍。蛋白质是蚕豆营养成分之一,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蚕豆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图7B),在整个贮藏期间对照组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低于处理组,并从贮藏第6天开始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8天时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1.942mg/g)为对照组的1.23倍。以上结果说明ClO2处理能有效缓解蚕豆籽粒VC组和可溶性蛋白的损失,提高蚕豆籽粒的贮藏品质。

8、ClO2处理对蚕豆籽粒中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蚕豆中富含淀粉,贮藏期间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对照组在第4天达到峰值,随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而ClO2处理能延缓淀粉糖化,并在第6~8天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贮藏结束时,处理组淀粉含量(8.59mg/g)是对照的1.15倍(图8A)。还原糖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图8B),且在整个贮藏期间处理组还原糖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其中贮藏6~8d时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ClO2处理能延缓蚕豆籽粒中淀粉的水解和还原糖含量的上升。

9、ClO2处理对蚕豆豆荚总酚含量以及PPO、POD和PAL活力的影响

总酚含量在贮藏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到第4天时两组均达到峰值,且对照组总酚含量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随后对照组总酚含量快速下降,而ClO2处理组总酚含量变化较小,贮藏结束时处理组的总酚含量是对照组(1.19mg/g)的1.39倍(图9A)。

PPO催化果蔬中的酚类物质氧化引起果蔬的褐变。贮藏期间两组蚕豆的PPO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对照组PPO活力始终高于ClO2处理组;两组PPO活力均在贮藏第6天时达到峰值,此时对照组PPO活力比处理组高16.6U/g,且第2、6、8天ClO2处理组PPO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图9B)。两组POD活力在贮藏期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对照组一直高于处理组,从贮藏第6天起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贮藏结束时对照组POD活力为29.4U/g,处理组为24.6U/g(图9C)。以上结果说明,ClO2能抑制PPO、POD活力,减缓酚类物质的氧化,减轻褐变。

贮藏期间蚕豆中PAL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后两组PAL活力迅速下降,对照组在整个贮藏期始终低于处理组,贮藏结束时对照组PAL活力(37.52U/g)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处理组PAL活力是对照组的1.21倍(图9D)。说明ClO2处理通过提高PAL活力和增加总酚等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从而减少蚕豆的褐变,改善贮藏品质。

结论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剂量ClO2熏蒸处理蚕豆在贮藏期间的品质指标,筛选出维持蚕豆贮藏品质的ClO2最佳处理剂量为30μL/L。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相同贮藏时间30μL/LClO2处理能够明显抑制蚕豆呼吸强度和MDA的积累,维持较高的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提高蚕豆籽粒的食用品质。此外,30μL/LClO2处理还可以抑制ROS的生成,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PPO、POD活力,提高PAL活力及总酚含量,从而延缓蚕豆褐变的发生及贮藏品质的下降。综上所述,ClO2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蚕豆的褐变,对籽粒贮藏品质的维持可能与其对ROS代谢的调控密切相关。

本文《二氧化氯熏蒸处理对蚕豆品质及褐变的影响》来源于《食品科学》2023年44卷1期222-230页,作者:努尔开西·肉扎洪,侯媛媛,赵雅芹,赵立艳,郑永华,金鹏。DOI:10.7506/spkx1002-6630-20220218-136。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及摄图网。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并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北方民族大学、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滁州学院于2023年5月13-14日在中国宁夏银川共同举办“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将围绕新资源食品挖掘、动植物、微生物可替代蛋白、食用菌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探讨未来食品发展方向,通过展示我国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

FoodScienceofAnimalProducts(ISSN:2958-4124,e-ISSN: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

最新粮油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