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农产品资讯 > 正文

贵州省委2023年一号文件公布(全文)

发布日期:2023/3/2 11:15:00 浏览:207

来源时间为:2023-02-27

实施意见

2023年2月3日)

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一、坚决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提升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扎实推进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六大工程”,全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完成国家下达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继续实施大豆种植补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高粱、薏仁等特色杂粮。做好粮食作物保险工作。鼓励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修订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二)全面提升油料生产能力。稳步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实施油菜种植补贴。推广“稻—油”“玉—油”等轮作,推广“两高双低”优良品种和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提升油菜生产能力和种植效益。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稳步发展山桐子,改造低产低效林。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三)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粮食产后服务、农产品产地冷藏、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完善设施农业投融资渠道和模式。

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结合山地农业特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发展青贮饲料,推进秸秆、酒糟等特色养畜。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推进种养循环和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渔业生产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落实追溯管理制度。

五)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实施粮油储备能力提升行动,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新建、改造、盘活并举,管好“贵州粮仓”。实施粮油加工能力提升行动,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能力,提高粮食就地加工转化率。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力争全年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分别增长2左右。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和市场调控。依托各级粮油储备库、骨干粮油加工物流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网点,加快省市两级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提倡健康饮食。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落实补充耕地验收评定和“市县审核、省级复核、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明确利用优先序,加强动态监测,有序开展试点。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巩固撂荒耕地整治成果。实施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推广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统筹整合等建设模式,重点实施宜机化改造、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推动高标准农田与农田灌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应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构建县乡、村民、企业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和项目监管。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新建改造更多高标准农田。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

八)加快推进大水网建设。完善水网建设规划体系,做好省市县三级水网合理衔接。加快构建水网骨架和脉络,补齐水网重要结点,加快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一批水网连通工程和骨干水源工程,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小山塘规划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九)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构建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粮食生产气象服务体系,分区域、分灾种发布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提升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水平。

三、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十)推动山地农业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粮油和特色优势产业。集成应用一批高效种养与绿色生产技术。支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观测实验站(点)建设。加大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支持。

十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推进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项目建设,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力度。提升岑巩水稻、长顺油菜等良种繁育基地生产能力,新建高粱、薏仁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实施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等生物育种重点科技项目。

十二)加快山地农机研发推广。引进推广和研发适宜丘陵山地的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式农业机具,推进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试点。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和法定支出责任,探索农机作业补贴政策措施。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至50左右。

十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耕地休耕轮作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实施农村河湖综合整治。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落实相关补助政策。持续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苗岭山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四、着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十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六个专项行动”。完善重点人群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开展集中排查,加强对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农户的监测帮扶,坚决防止整村整乡返贫。巩固提升“3 1”保障成果质量。

十五)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定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开展“雨露计划 ”就业促进行动。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持续增强帮扶力度,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推进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监管专项行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扶贫项目作用,积极盘活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深入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

十六)稳定完善巩固拓展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推进粤企入黔“双百”行动,打造粤黔东西部协作典范。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服务保障,争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我省脱贫县结对关系保持稳定。争取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实施“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研究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十七)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做好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工作。因地制宜发展配套产业,建好帮扶车间。分类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加强和完善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搬迁人口市民化进程。有效盘活搬迁安置区商业资产。强化安置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五、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八)巩固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发展乡村产业五年行动,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优化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聚焦重点产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产业链。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集中力量打造茶叶、刺辣椒等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基本烟田保护,稳定烤烟生产。

十九)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以上。指导临规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引导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新增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二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持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大快递末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完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体系。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二十一)支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增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文旅商融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建设电商直采直销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

[1] [2] [3]  下一页

最新农产品资讯
  • 泰州3种农产品入选“国字号”04-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410种产品纳入名录,我市胡庄大米、泰兴银杏和泰兴江沙蟹3种产品成功入选。据了解……

  • 北京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04-22

    来源时间为:2024-04-09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鑫桦)近日,为全面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压实生产主体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和属地监管职责,结……

  • 中美贸易战下农产品上市公司获追捧这12只股票涨停了04-17

    3月23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下挫。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以及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3.39、4.02和5.02,但大农业板块表现抢眼,包括种植业与林业、农产品加工、养殖……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