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水果作物 > 正文

当四川猕猴桃遇上新西兰奇异果

发布日期:2023/10/12 14:50:59 浏览:14

来源时间为:2023-10-12

9月11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联合组织的“丝路花正开·‘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调研行”大洋洲组从成都出发,前往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新西兰。

四川与新西兰的合作,要从一颗小小的猕猴桃说起。而这也是调研组前往新西兰的重要目的之一——探访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共同打造的中国-新西兰猕猴“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项目揭牌。2020年9月,该实验室被科技部纳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而四川与新西兰关于猕猴桃的研究合作更是长达30年之久。

四川与新西兰为何因猕猴桃结缘?双方的合作取得哪些成果、又带来哪些启示?

异国探访

30年

四川与新西兰的猕猴桃研究合作,从1993年一路走到2023年

调研组的目的地,是距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东南3个多小时车程的蒂普基。

蒂普基是一个仅有约7000人的小镇,但以它为中心、周边被称作丰盛湾的区域,产出了新西兰80的奇异果。新西兰每年出口约7000万箱奇异果,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三成,蒂普基因此也被称作“世界奇异果之都”。奇异果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被新西兰大量商业出口后才有的新名字,而在它的原产国中国,被叫做猕猴桃。

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蒂普基研究中心就坐落在小镇边上,该研究中心是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重要载体之一。

已经退休的拉塞尔·劳教授专程回到蒂普基研究中心与记者见面。拉塞尔教授是新西兰与四川猕猴桃研究合作的开拓者之一。因为其杰出贡献,他在2003年获得了四川省政府设立的首届“四川金顶奖”(后更名为“天府友谊奖”)。

在上世纪80年代,新西兰就派出科学家来中国考察了解猕猴桃的情况。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原主任李明章介绍,新西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猕猴桃育种、种植技术和市场经验,中国拥有最丰富的野生猕猴桃种群资源,“双方都有很强的合作意愿。”

1993年9月,已经第三次来华的拉塞尔第一次来到四川,“我去了都江堰,看到很多农户都在种猕猴桃。”拉塞尔说,当时四川已经在培育和选种,这令他非常兴奋。李明章对于拉塞尔的到访也很兴奋,迫切想了解和学习先进技术。

随后几年,李明章等中方研究人员多次前往新西兰,四川与新西兰的合作就此开始。

1997年,四川与新西兰正式启动了第一个猕猴桃重点合作项目——长江三峡库区猕猴桃种质资源异地保存项目。2014年8月31日,双方在奥克兰正式签署协议,共建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合作从项目化进阶到平台化。到今年,四川与新西兰的猕猴桃研究合作刚好30年。

2000公斤

双方合作下,四川猕猴桃亩产最高能达2000公斤以上,成世界最大红肉猕猴桃研发和生产基地

拉塞尔教授带记者参观了蒂普基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培育室、试验田。该中心于1972年建设,目前占地50公顷,是新西兰最核心的猕猴桃研究中心。

通过与新西兰方面长达30年的深入合作,四川在猕猴桃科研、栽培、产业等各领域都获益匪浅。

拉塞尔回忆,他1993年去都江堰时,看到当地农户将猕猴桃树种在稻田埂上,“土壤太厚实,排水不畅,根部容易病变。”拉塞尔说,他总共去过四川20次,目睹了这里的土壤改良、架型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品质控制等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一步步提升。

“从产量和种植规模就能直观感受到。”李明章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猕猴桃亩产最高800公斤左右,现在最高能达2000公斤以上。2006年四川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约12万亩,2020年底已达到75万亩。双方合作下,四川已成为世界最大红肉猕猴桃研发和生产基地。

如今,四川猕猴桃研究体系和产业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已经与新西兰并驾齐驱甚至部分超越。更令人乐见的是,四川还在以专利授权和技术输出等方式,向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现代猕猴桃栽培技术。

据李明章介绍,近年来,四川已独立培育出10个红肉、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并申请了国际专利。“我们现在有30个品种权,有11个国家得到授权使用。”李明章介绍,目前包括欧盟、智利、秘鲁、阿根廷、澳大利亚等都在种植四川培育出的猕猴桃品种。

20人次

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年均互动交流20人次以上,实现国际科研合作常态化

9月正值新西兰初春,无论是蒂普基研究中心的试验田还是周边的种植园,大部分猕猴桃树都刚发出新芽。而在北半球的四川,正是猕猴桃收获的季节。“因为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中国与新西兰的猕猴桃产品在市场上可以互补。”拉塞尔说,未来四川和新西兰在猕猴桃研究和产业合作上仍有广阔空间。

今年8月底,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副院长盖文·罗斯率队来到四川,访问了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新建的高标准核心科研实验室。盖文·罗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双方共同开启新的研究课题,造福中新两国。”

据李明章介绍,在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框架下,四川与新西兰的猕猴桃研究合作进一步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双方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指导委员会,建立了科技人才交流培养机制,每年组织国际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年均互动交流20人次以上,实现国际科研合作常态化。

“我们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和课题后,可以各自在本国申报项目,然后整合资金投入研究。”李明章说。

新的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就在盖文·罗斯一行访问四川之前,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研究所所长庄启国刚从新西兰回国,他在位于汉密尔顿的研究中心待了3个月。在这期间,庄启国与新西兰科研人员一起专注于名为“细菌性溃疡病菌”的猕猴桃病虫害研究,而这也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框架下,四川和新西兰最新的合作研究项目。“我们和中国都面临(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挑战,这需要两国科研团队通力协作。”盖文·罗斯说。

拉塞尔对此也非常认同,他认为,虽然有更成熟的技术,但多年来新西兰猕猴桃也面临着气候变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与四川的进一步合作,特别是对种质资源库的利用,对于应对这些新情况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记者付真卿伍力郑松/文郝飞/图)

记者手记

在新西兰如何煮好一碗四川担担面

在新西兰街头吃上一碗成都担担面,味道之“巴适”,这是我们没有料到的。而店主的创业经历,也给我们诸多启示。

采访期间,我们来到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小有名气的一家成都小吃店。店主肖萍,个子娇小,一头短发。干起活来雷厉风行,典型的四川女人。

来到奥克兰以后,肖萍选择从最接地气的成都小吃担担面做起,一路创业至今。如今,肖萍在当地开设6家分店,她的面馆也成为奥克兰的网红打卡美食店之一。

如何在新西兰煮好这碗担担面?肖萍告诉我们,“有坚持也有创新。”

在制作工艺上坚持。面条要根根劲道,考验师傅对火候的把握,“挑早了面条太硬,挑晚了又软绵绵的。”味道要坚持成都风味,翻炒出锅的臊子飘香,一些调料也是从国内采购而来。

但是,地道并不是绝对卖点。“四川人吃得麻辣,老外是吃不惯的,你的产品必须与市场需求贴合,不然就会撞得头破血流!”于是,担担面的辣度降低,汤要多加点,钟水饺要做得长条一些,增加甜度……这些都是肖萍一路摸索出来的生意经。

创新不止于此。为了适应当地法律法规要求,肖萍和会计事务所合作明晰账务往来和工资发放,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店铺管理软件,和人才服务公司合作进行人力资源架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我们就专攻产品,努力做到标准化。”肖萍说。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川企选择走出去,但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守正创新适应市场,如何尊重海外的文化习惯与法律法规,这都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必将遇到的一系列挑战。

这家小吃店的故事,也许能给出海企业一点参考。(记者伍力)

(原标题:当四川猕猴桃遇上新西兰奇异果)

最新水果作物
  • 这些“志愿红”“志愿橙”,真的很靠谱!05-06

    来源时间为:2024-05-06这些“志愿红”“志愿橙”,真的很靠谱!“五一”假期,深圳北站先锋服务队暖心服务持续“在线”版次:C05来源:宝安日报2024年0……

  • 北京]法国著名白葡萄酒产区遭遇冰雹产量恐锐减05-06

    来源时间为:2024-05-05法国著名白葡萄酒产区遭遇冰雹,产量恐锐减。[特别关注-北京]法国著名白葡萄酒产区遭遇冰雹产量恐锐减简介央视网更新时间:2024年……

  • “大党建”赋能“微治理”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7十三师火箭农场湘江路社区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摄于3月5日)。杨婷摄●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宝山通讯员……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