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粮油作物 > 正文

马铃薯产业牵出“金色链条”本报记者张晓黎长春日报2015年11月23日数字报刊平台-马铃薯

发布日期:2015/11/23 21:23:39 浏览:568

眼下,我市农村已进入“冬闲”时节,可农安县伏龙泉镇的一些手拍粉作坊里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我们生产的手拍粉,原材料品质高,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粉坊老板王大哥告诉记者,他家一年仅粉坊这一块就能赚五六万元。

粉坊生意好,得益于伏龙泉历史悠久的马铃薯产业。“伏龙泉镇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种马铃薯,这里的马铃薯个头大、表面光泽;口感好,一般含淀粉量在15~17;产量高,平均每公顷产量都在5万斤~7万斤。”伏龙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00多公顷,已经成为镇里的第二大农作物。为了增产增效,伏龙泉镇还以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大户支持的方式,鼓励马铃薯传统种植村扩大种植面积。

“我们依托吉林省蔬菜研究院和长春市马铃薯研究所,大力开展了院(所)镇合作,着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伏龙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先后选育、引进了沙杂15、安薯56、安薯58、克新、紫花白等一批高产品种,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重点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同时,组装集成了地膜覆盖、高垄栽培、春早播、短壮芽、间作套种等一批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示范推广免耕直播,促进了马铃薯单产和品质的提高。(下转2版)

(上接1版)

除了农民自家的作坊,一些加工企业也看中了伏龙泉镇的马铃薯资源,纷纷落户于此。“我们公司主要是收购农民粗加工过的粉坨,然后进行二次加工,每年的加工能力在500吨左右,产值超过1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青岛、宁波等地。”一位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

据了解,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以及马铃薯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我市的马铃薯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截至2014年末,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万公顷,产量达到60万吨。“未来,我们将在提高科技含量和推进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最新粮油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