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经济作物 > 正文

施兴荣扎根崇明20多年,将“不毛之地”垦为高产良田下地已成为“改不掉”的习惯

发布日期:2016/3/24 9:09:34 浏览:438

施兴荣扎根崇明20多年,将“不毛之地”垦为高产良田下地已成为“改不掉”的习惯2016年03月23日03:13:56来源:解放日报本报见习记者陈逸君

清晨5时,天还蒙蒙亮。脚穿一双胶鞋、手持一本记录本,施兴荣挽起裤管来到田间地头,悉心查看每片区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农场大队长到如今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施兴荣与农田打了20多年交道,下地已成为“改不掉”的习惯,“常行走于田间地头,心里才有踏实的感觉”。

1994年,施兴荣从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创汇作物专业毕业,随后被分配到崇明东滩,归属于前哨农场。早就听说那里农作物生长环境差、物质条件艰苦,施兴荣虽有心理准备,但来到东滩后的景象还是让他倒吸一口冷气,“就是一片围垦出来的滩涂,除了芦苇荡什么都没有。”原来,东滩土壤、灌溉水盐分高,土壤沙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并不利于种植农作物,要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种出粮食作物,开垦土地、改善土壤成了首要任务。

施兴荣和其他5位大学生负责着1000亩土地,可以帮忙的人仅是同样分配而来的一批市区下岗工人。建设机耕路、设立排水沟、保持田地平整,是开展农作物种植的前提,但具体怎么做大伙儿都一头雾水。“光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大学里我们以书为师,下了地我们就要以农民为师。”施兴荣虚心地向当地农民请教农田耕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每开垦一片土地,他们都要不停地用水进行灌溉,再把充满盐分的灌溉水排放出去,以保证土壤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这么大的劳动强度,让他们每一天都在透支体力。回到宿舍的施兴荣早已饥肠辘辘,两大碗白米饭配一点小菜,就是对一天辛勤劳作的最大犒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他们在土地上种上了水稻。虽然一开始亩产只有300多斤,但在不断改善土壤的努力下,加上水稻本身对土壤环境的修复作用,这块土地上的水稻产量逐年提高,施兴荣见证着荒滩最终成为良田的华丽蜕变。忆起曾经的甘苦岁月,施兴荣说:“所有的苦都是对自己的锤炼,感到最艰辛的时候,往往就是收获最大的时候。”

作为农业生产的科技工作者,他与生产经验丰富的队长、技术能手交流种粮技术,虚心向老农学习、向专家请教,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为生产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采用有机肥料投入与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不断总结作物的栽培技术,从而使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麦子亩产达到750斤,公司形成了粮食作物32000亩,蔬菜20000亩、经济作物4000亩、水产1200亩的规模。2012年至2014年,他还作为子课题责任人参与市农委“稻麦优质高产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开展了诸如适宜东滩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耐盐碱麦子新品种引选、稻麦农田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等研究。

“农业技术与理论是在不断更新的,我们要做得好就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施兴荣说。

最新经济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