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粮油作物 > 正文

东坡食芋考-芋头

发布日期:2015/11/4 13:16:01 浏览:587


欢迎您,

正文
东坡食芋考2015-11-0208:21:00来源:(海口)分享到:

东坡晚年的居儋生活,按其弟子由所述,有“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之说。


这里所谓“食芋”,按后人的理解,有两种猜测,一是食薯芋;一是食芋头。这两种理解都可以从东坡的居儋诗文中找到根据。前者如“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闻子由瘦》);后者如“芋魁尚可饱,无肉亦奚伤?”(《和陶拟古九首》)前者食薯芋,即薯蓣,薯蓣科植物,俗称山薯,亦名山药、淮山,在当时,是本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食;后者芋魁,即大颗的芋头。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十云:“芋之大根曰‘蕖’,蕖者,巨也。或谓之芋魁,或谓之莒。”此芋为天南星科植物,亦是当地人的一种食物,尤其在荒年缺食或贫苦老百姓当中,常常成为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按东坡当年所居之处,“得米如得珠”,时有粮荒,食芋当在所不免。故有“芋魁尚可饱,无肉亦奚伤”之叹。


芋魁即芋头,此说法见于今人所编的《中药大辞典》及《辞海》。二书所引词条实为科学论述,“引用之原文,均经反复审择。凡遇明显缺误之处,参考有关文献径予补正。”(《中药大辞典》凡例),可见并非耳食的无稽之谈。薯芋的别名很多,有二十几种,就是没有称为“芋魁”的。关于芋头,《中药大辞典》又引《图经》云:“其类虽多,叶盖相似。叶大如扇,广尺余。”这正是我们今日尚能见到的天南星科的芋头。又引《唐本草》云:“芋有六种,有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其真、白、连禅三芋,兼肉作羹大佳。”据此,《汉书·翟方进传》:“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颜师古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则汉时已有以芋作羹的食法,故东坡的诗又有“芋羹薯糜,以饱耆宿”之句。可见东坡当时在儋,不仅食薯,亦食芋,生活相当艰难。因儋耳至难得肉,所以那样的不能“兼肉”的芋羹,想来也不是什么美食佳肴。


然而,东坡别有一《玉糁羹》诗,其叙云:“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绝无此味也。”极赞山芋羹之美。关于这首诗,民国所修《儋县志》卷三:


“芋,有坡、水两种。春种夏收,皆以当中出苗者为芋母,四围附之而生者为芋子,亦可为粮。然其性不及蕃莳和平。……按东坡《居儋录》云:‘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地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有绝句一首,见本集。今琼郡产谷尚少,颇资杂粮。薯芋之属,皆为民食。”


在此,当时的《儋县志》编者却有一误解,以为山芋即当地所产的天南星属的芋。其实此“山芋”实属薯蓣的别名,即俗话“山薯”的别名。山薯又称山药、淮山。与东坡同时的文同(与可)有《福唐山药诗》,其中有句:“人言所出山芋为第一,西南诸郡皆虚名。”这就是当时的文人称薯芋为山芋的确证。东坡所称“玉糁羹”即薯芋


所为,非芋魁之属也。但据《儋县志》的记载,当时“薯芋之属,皆为民食”,则上溯至九百多年前农业生产更为落后的海南,民间普遍食芋,更不足为奇了。近有学者著文以为当年东坡在儋仅有薯芋可食,无芋头之说,则未免失之偏面,未及细考。诚然有将薯芋与芋相混的可能,但东坡在儋不仅食薯蓣且食芋头则是无可怀疑的。


究竟其间是如何相混的,笔者尚未及细考,特出之以待识者。


作者:林冠群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分享到:
已推荐推荐成功分享到:
48小时评论排行评论4451条评论4408条评论4105条评论3671条评论2356条延伸阅读人参与

人跟贴_人参与网友跟贴人跟贴_人参与__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账号密码自动登录__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站立场。


最新粮油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