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蔬菜作物 > 正文

王喜和:带“电”黑木耳订单飞四方

发布日期:2016/6/19 3:33:15 浏览:428

“今年木耳长势不错。自从给这黑木耳带上‘电’以后,名声可就大了去了,现在网上订单催货的天天都有。可再急也没用,第一批木耳还得等一阵子才能出售哩。”6月7日,记者在辽源市

“今年木耳长势不错。自从给这黑木耳带上‘电’以后,名声可就大了去了,现在网上订单催货的天天都有。可再急也没用,第一批木耳还得等一阵子才能出售哩。”6月7日,记者在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碾山村采访,该村2组村民、现如今已是“电商”的王喜和,一边和员工们蹲在菌袋旁,仔细查看地栽黑木耳的长势情况,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说起回乡创业,今年54岁的王喜和告诉记者,1992年他就跳出了黑土地,东奔西走在外打工。虽然钱挣得不多,但咋也比在家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总是让他魂牵梦绕。漂泊中,始终有一个念头让他挥之不去:有朝一日能够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回家乡发展,说不定还能带着周围的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呢。

因在黑龙江打工的时候,学到过种植黑木耳的技术。2012年,王喜和怀揣着梦想,信心满满地回到了家乡,开始踏上了创业之路。筹资30余万元,租了30余亩周围农户的土地,种植了60余万袋木耳。王喜和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但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在外面学到的终究是皮毛,“门里”的技术还没能完全掌握。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区农科所向他伸出了援手,派技术人员来到田间指导帮助他种植,并且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更多的实用种植技术。

当年,王喜和创业初获成功。

“自己是富起来了,乡亲们怎么办?”正在他整天为扩大种植规模,求得更大发展,实现与乡亲们一同致富梦想而发愁的时候,他了解到国家已出台政策,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让乡亲们加入进来,既能让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又减少了土地“抛荒”,还可以提高农业集约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举多得的国家政策犹如一缕春风,让王喜和兴奋不已。他走村串户,串联有致富愿望,又有闲置土地的农户加入进来,开始了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新旅。该村2组45岁村民宋海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的受益者之一。宋海告诉记者说:“俺家这5亩来地流转给喜和大哥种木耳,可比以前自家种苞米强太多了。”宋海跟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种苞米每亩收入在1300至1400元左右。农药、化肥、种子、工钱还不算,收入平平不说,还得操心费力。如果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一年可收1000元租金,还能在喜和大哥的田地里打工,每天能赚100余元,3个月就增加近1万元收入,这么一算,土地流转出去俺咋都合算!”

2012年,初获成功的王喜和成立了喜和木耳栽培农民合作社,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木耳涨势旺、产量高。为了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王喜和到工商部门注册了“王喜和黑木耳”牌商标。“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木耳种植干得顺风顺水。”王喜和说,“这些年我越干信心越足,对规模发展木耳种植业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去年,引进了最新木耳种植技术,并相应调整了木耳种植结构,虽然只种植了10亩地,但木耳产量近30余万袋,纯利润达30余万元!”

王喜和返乡创业大获成功,然而追求无止境的他,近年来又把目光盯在了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上,给黑木耳插上了电商的翅膀,飞向了全国各地。王喜和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凭借互联网让我的黑木耳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即使是在淡季,网上订单也是天天不断。”

现在,他的黑木耳远销黑龙江绥化、吉林蛟河以及北京、上海、湖南等地。2015年,喜和木耳栽培农民合作社全社销售额达到260万元,净收入达到100余万元。不仅如此,王喜和还带动全村5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余元。”目前,在王喜和的影响下,西安区灯塔镇碾山村种植的黑木耳,已成为灯塔镇的“地理标识”。(崔玻赵强)

最新蔬菜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