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经济作物 >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发布日期:2024/2/29 10:46:09 浏览:58

就是加强基因资源发掘利用和优异新种质创制、骨干亲本材料创造、育种新方法研究,提高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食物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若干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进良种产业化。

动态管理。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目标任务,在年度考察、中期评估、区试、良种产业化等环节根据合同计划进度加强过程监督,实行全程跟踪和绩效考核,实行有进有出、奖惩逗硬。

二、组织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确保我省育种攻关组织管理科学、规范、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全程跟踪和督察机制,在课题准入、中期监理、考核评估等环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二)优势集成原则。在“十五”的基础上加强优势企业、优势专家、优势单位的资源整合和力量集成,建立学科构成合理、人员精干高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育种攻关创新团队。

(三)突出重点原则。针对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对良种的迫切需求,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在粮油作物、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三、组织形式

“十一五”育种攻关采取“统一组织、公开受理、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审定实施”组织形式。

(一)统一组织。在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攻关办负责组织有关力量统一制订全省“十一五”育种攻关实施方案,统一提出项目和课题设置建议,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攻关指南。

(二)公开受理。按照“十一五”攻关指南要求,凡在省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符合条件者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大力提倡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专家评审。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遴选,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四)择优推荐。省育种攻关办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按照优势集成、产学研结合原则择优选择承担单位,提出育种攻关联合体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评审答辩,推荐课题组长或组长单位。

(五)审定实施。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审定全省“十一五”育种攻关实施方案,研究确定攻关研究方向、课题设置、承担单位、经费分配、考核奖励等重大问题。省育种攻关办负责落实和组织实施。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省育种攻关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农畜育种攻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协调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金融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与专家的作用,加强各相关计划之间的衔接,积极吸引地方特别是企业牵头或参与课题实施,与科研院校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材料创新、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加强农畜育种攻关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协调处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二)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攻关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运行机制。鼓励优势明显的科研机构与有条件的种子科技企业组成产学研联盟。采用公开申报、择优委托的方式落实承担单位。强调研究内容、目标和任务与市场相结合,与市(州)政府支持相结合,育种资源交换、信息交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全省育种力量的协作攻关机制,建立健全我省精干高效、联合协作的育种攻关协作网。

(三)实行“重点评估、目标管理、动态调整”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负责制,对部分内容实行招投标制。实行绩效考核。成立项目监督考核小组,发挥我省知名的育种、种养殖、动植物营养、动植物疫病防治等方面技术类专家和经济、管理类专家作用,对全省育种攻关进行学术和技术咨询,全程参与工作检查、考核评议,及时向省攻关领导小组提出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

选择重点课题,实施重点考察,建立信誉档案。强调新品种的选育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做到产量、品质、抗性、资源高效的同步提高;强调新品种的选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强调新品种的优质专用,充分考虑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加工品质、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环境应用价值。根据课题研究和管理情况实施动态调整的运行管理机制。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四川省育种成果保护及新材料交流管理办法》,将新品种、新材料保护和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纳入育种攻关管理全过程。积极引导和推动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并把获得知识产权作为攻关考核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并完善科技成果、品种权、专利技术等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

(五)加大育种攻关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的投入引导力度,增加育种攻关科研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跨越计划等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育种攻关投融资渠道,为育种攻关提供资金保障。

(六)加强国际合作。鼓励技术可控性强的课题组在完善合作协议、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建立跨省和跨国的紧密型合作关系,扩大品种资源的交流和选育品种的生态适应范围,开辟新品种推广区域,使四川省的育种攻关在满足本省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扩大新品种在省外和国外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川种”的国际化。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

畜禽育种攻关指南

一、“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课题设置概况

按照农林植物、畜禽水产和公共服务3大类设置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家畜、家禽、水产、共性技术及服务6个项目28个课题。其中粮油作物设置水稻、麦类、玉米、薯类、油料5个课题;经济作物设置蔬菜、果树、茶树、花卉、林竹、饲草、中药材、棉麻、蚕桑9个课题;家畜设置猪、羊、兔、牛4个课题;家禽设置鸡、水禽2个课题;水产设置长江珍稀鱼类、冷水鱼2个课题;共性技术设置6个课题。

(一)农林植物类(2个项目14个课题)

项目1主要粮油作物超级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2)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3)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4)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5)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项目2优质高效专用抗逆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课题(1)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2)果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3)茶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4)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5)林竹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6)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7)川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8)蚕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9)纺织专用棉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二)畜禽水产类(3个项目8个课题)

项目1优质高效家畜配套系(新品系)选育。

课题(1)猪配套系选育

课题(2)羊新品系选育

课题(3)兔配套系(新品系)选育

课题(4)牛新品系选育

项目2优质高效家禽配套系选育。

课题(1)肉鸡配套系选育

课题(2)水禽配套系选育

项目3名特水产品种人工繁育。

课题(1)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

课题(2)冷水性鱼类人工繁育

(三)公共服务类(1个项目6个课题)

项目1育种共性技术研究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课题(1)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

课题(2)主要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保存与创新

课题(3)主要农作物对病虫害抗性鉴定与评价

课题(4)育种信息服务

课题(5)农作物育种区域试验

课题(6)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二、粮油作物方面课题

围绕满足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对育种攻关的需求,充分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加强源头创新,培育一批能显著提升我省农业生产能力的突破性新品种。根据新阶段我省农业生产对农作物新品种的迫切需求,选择“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突破性麦类新品种选育、超高产薯类新品种选育、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等5个重点课题重点开展源头创新(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品种培育、良种扩繁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

课题1突破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

研究目标:以改善水稻品质和提高产量和提高抗性为重点,突破产量、品种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着力解决超高产与广适性的结合、稻米稳定性和品种持久抗虫性问题,育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超级水稻新品种,形成新品种高产栽培和高效种子生产等配套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研究营养高效利用、耐非生物胁迫的方法和新材料。育成突破性品种10—15个,获得国家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15项。培育的新组合要实现栽培技术、种子生产技术集成,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8个,在主产区建立100亩以上的产业化示范基地10—15个,“十一五”累计示范推广面积8000万亩,其中省内推广面积5000万亩。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构建出杂交稻骨干亲本材料5—8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亲本材料要求组配出2个以上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或组配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且达到超级稻标准或国颁二级以上优米标准的组合1个。研究出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的新方法1—2个,开发出用于特异优良性状的鉴定技术1—2个,育种方法或鉴定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超级稻组合:3—4个,要求达到农业部超级稻认定标准(区试中比对照增产8以上或主产区100片验收达到850公斤以上,品质达到部颁四级米标准,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或逆境),并通过农业部认定。

优质稻组合:达到国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的组合2—3个,产量与对照持平;达到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的组合2—3个,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达到专用稻标准的组合1—2个,产量与对照持平;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

课题2突破性杂交玉米新组合选育。

研究目标:以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创制高配合力骨干育种创新性自交系,选育突破性高配高产高抗“三高”自交系,组配超高产、优质专用和特殊用途杂交种,力争在超高产与品质和抗性结合上有新的突破。形成新品种的高效制种和种子扩繁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十五”创建的2个核心种质群体为基础,按杂种优势模式继续进行2轮改良,从中选育出配有杂交种审定的自交系1个以上。育成高配高产高抗等突破性自交系3个,每个系须组配出3个杂交种审定,其中1个须达到突破性高产杂交种标准。转育新雄性不育系2个,筛选强恢复系1个,完成2个突破性高产杂交种的雄性不育制种技术配套。

超高产杂交种:育成6个,在省级区试中其产量要比对照增产10以上,中抗3种以上主要病害,其双亲之一须是自育自交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经济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