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农产品 > 经济作物 >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发布日期:2024/2/29 10:46:09 浏览:57

示范规模20000只、种鹅5000只。在省内外推广父母代种鹅20多万只,新增社会产值13.5亿元并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肉鸭配套系:培育出瘦肉型肉鸭新品系2—3个,形成优质、抗逆、产肉量高的肉鸭配套系1—2个。配套系种鸭年产蛋量260—270个,商品肉鸭7周龄活重3.4—3.5公斤,料肉比2.5—2.6∶1,胸腿率25—26,皮脂率25。研制出大型肉鸭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和标准1—2套。建立大型肉鸭产业化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区2—3个。示范推广瘦肉型肉鸭配套系种鸭26000只、商品肉鸭40000只。在省内外推广瘦肉型肉鸭配套系种鸭10万只,新增社会产值12.8亿元。

课题7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

研究目标:开展岩原鲤、白甲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驯养及苗种繁殖技术研究,取得技术突破2—3项,建立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3个。开展无公害标准化养殖、饲料与营养、病害防治、养殖水域环境改良及品种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等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岩原鲤:建立岩原鲤良种场,养殖亲鱼500组,繁殖率达85,孵化率65以上,每年提供优质种苗200万尾以上,带动全省养殖商品鱼3500亩,新增产量700吨,新增产值7000万元以上。

白甲:深入开展白甲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繁殖率达80,孵化率70,3年内向全省推广养殖1000亩,新增产量400吨,新增产值2000万元并建立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1个。

研制优质、安全饲料配方2—3个,提出成套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

课题8冷水性鱼类人工繁育。

研究目标: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引进鲑鳟鱼类种质资源,大力发展鲑鳟鱼类人工养殖,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着力解决鲑鳟鱼类苗种供应与配套健康养殖技术问题。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亲鱼群各2000尾,后备亲鱼群各10000尾。亲鱼雌鱼相对怀卵量为1500粒/公斤左右,受精率90以上,稚鱼成活率80以上,年产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鱼苗各400万尾。3龄成年商品大西洋鲑与太平洋鲑体重达到5—7千克,饵料系数控制在1.0以下,达到挪威商品三文鱼优级标准。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8个。

五、公共服务方面课题

为充分挖掘我省地方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优良功能基因,建立抗病虫育种公共技术平台,科学、准确地评价农作物区试品种抗性、监测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抗性变化,为全省大面积品种布局和替换提供依据;提高育种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区域试验体系,完善区试审定工作,实行区试审定信息网络化;开展突破性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传统栽培技术全面升级。选择“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等6个课题。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育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课题1主要作物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发掘与优异新种质创制。

研究目标:加强保存基因资源的翻种更新,确保省级中、短期库的正常运转;加大力度收集育种机构的育种中间材料;广泛征集国外育成品种、中间材料及特殊材料。挖掘资源中的高产基因、优质基因、抗病虫基因、抗旱涝(湿)基因、高效利用肥水基因并从分子水平上标记、定位基因,开展基因源的多样性分析;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引入、创新有特殊优异基因的种质和超级作物新材料。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广泛征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作物育成品种、中间材料特殊材料、含特殊优异性状或基因的基因资源3500份;翻种更新种质资源3000份;评价鉴定出四川主要粮油作物优异种质200份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完善四川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分发网络,完善种质资源信息服务和反馈体系;利用生物技术挖掘有关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特殊利用价值基因6—8个并进行分子标记;利用生物技术创新超级作物新材料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型不育系3—5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申报专利(或品种权)2—3项。

课题2主要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保存与创新研究。

研究目标:在业已发掘的我省猪、鸡地方遗传资源基础上发掘新的遗传资源,研究提出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一体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新途径;通过现代遗传育种手段创制新的育种素材;建立群体分散的或相对集中的原位保护方法和措施,建立小群体或大群体的异位保护体系,使畜禽遗传资源的异位保护与育种公司的商业育种结合在一起,使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能够可持续地开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四川猪、鸡遗传资源多样性数据库和动态监测体系;在3—4个畜禽育种公司建立5—6个具有特别重要基因利用价值的猪、鸡品种的异位保护群体;对生产性能低下、原产区偏远的地方畜禽品种建立原位保护区4—5个;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和商业育种实践,培育具有商用价值的纯系3—4个并应用于畜禽育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3—4项(含技术专利或育成品系)。

课题3主要农作物对病虫害抗性鉴定和选育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病菌致病性变异规律和植物抗性机制的研究,抵抗病菌潜在流行菌小种或菌系的抗源的筛选和创制,建立抗病虫育种公共技术平台,为全省各育种攻关课题组提供预见性抗病育种技术支撑;在建立对农作物重大病害、虫害、新病害以及非生物胁迫的抵抗性和耐害性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准确的评价农作物区试品种抗性、监测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抗性变化,为全省大面积品种布局和替换提供依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明确我省水稻、小麦生产品种和历年所积累抗源共700份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型鉴定;确定抗性基因型明确的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地方小种划分方法,确定2—3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辅助鉴别寄主;每年鉴定稻瘟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小麦白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油菜霜霉病菌、辣椒疫霉、棉花黄萎病菌等520个菌株的生理小种。5年向全省5个以上育种单位共提供5—10个抗性基因型各不相同的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条锈病的抗源,建立2—3个遗传距离小于1.0cM的抗性基因标记,聚合2—3个有效抗性基因于同一水稻或小麦品种。

建立抗性选育公共服务平台,除提供每年全省各育种攻关课题组上述病菌变异信息和抗源外,5年共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F2、F3群体和低世代材料20,000份(次)进行抗性筛选,为3—4家育种单位提供分子辅助筛选等服务。项目完成后,提高区试品种抗性合格率2.0—3.0倍。

通过比较和淘汰明确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抗病鉴定圃的设置地点,进一步改进、规范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对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玉米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棉花对枯、黄萎病、棉铃虫、红铃虫,油菜对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马铃薯对晚疫病抗性鉴定圃鉴定操作方式方法,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棉花等作物区试品种的抗性评价和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每年150个品种的抗性评价。明确水稻、小麦新品种审定和感病品种停止推广的抗性指标,制订3—4项抗性鉴定地方标准。

获得对4—5种新病害(水稻稻曲病、水稻恶苗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茄子黄萎病、苦瓜枯萎病等)的新鉴定方法并为省内育种攻关单位提供鉴定服务。完善蔬菜经济作物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抗性的鉴定方法,获得1—2份对害虫的新抗源。探索水稻抗干旱和低温的鉴定方法。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酸氧化酶基因克隆并验证其功能,鉴定或标记小麦抗赤霉病、马铃薯抗晚疫病、棉花抗枯、黄萎病的数量抗性位点。

课题4育种信息服务。

基础平台建设:建立育种攻关网站和育种攻关综合数据库并做好维护和更新,开展课题查新和新技术、新成果查新。

农作物种子产业国内外市场信息采集及竞争情报研究:运用多种渠道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产业市场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和省外种子企业进入我省的状况及时向我省育种研究单位和种子企业提供竞争情报。

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发展态势分析:根据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及粮食安全需要分析国内外农作物(畜禽)品种结构及种子市场变化趋势,对我省中长期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课题5农作物育种区域试验。

区试点规范化建设。

研究目标:建立健全区域试验体系。

主要指标:加强区试站建设,完善50个区试点的建设和维护(其中省级区试综合站5个),逐步建立全省区试网络,提高区试质量。加强区试人员的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修订和完善区试管理办法和技术操作规程,以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区试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完善区试审定工作,实行区试审定信息网络化。

主要指标:根据我省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按优质、高产、专用要求设置试验组别,加强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审定工作。按照农作物区划确立区试点,建立有利于突破性大品种审定的区域试验。对承试单位逐步建立试验数据网络,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区试数据的公开和共享,提高区试工作效率。

课题6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对粮油作物的共性调优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突破促进传统栽培技术全面升级,明确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产量和品质潜力,实现新品种的最适区域布局和最优栽培技术配套,缩小新品种大面积产量水平与区试产量水平的差距,充分发挥优良品种潜力和区域资源潜力,确保大面积均衡增产和节本增效,积极推进我省粮油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提高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研究提出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等共性调优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模式)各1—2套,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00—1000亩,增产15;各示范5万—10万亩,增产10左右,使新品种大面积产量水平与区试产量水平的差距缩小10。主要作物的突破性新品种实现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最新经济作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